振动筛为何出现激震梁断裂情况
激震梁断裂的原因
(一)操作使用不当
1. 螺栓松动的危害
螺栓松动会打乱激震梁所受惯性力的正常循环。在振动筛工作时,激振器产生的激振力应均匀作用于激震梁,而螺栓松动使得这一力的传递不再稳定。两台激振器的运动失去协调性,激振力无法平稳传递,从而产生强大的冲击力。这种异常的冲击力猛烈作用于激震梁,超出其承受范围,最终导致激震梁断裂。
2. 积料未清理的后果
激震梁在运行中若长期存在积料未清理的情况,会造成局部严重磨损。积料会不断摩擦激震梁的表面,导致其局部变薄、强度降低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磨损部位逐渐扩大,最终引发激震梁断裂。
3. 过载或负载起车的影响
过载或负载起车会给筛机弹簧和电机带来较大损害。弹簧的弹性系数发生变化,电机负荷增加,筛机的振幅也会出现差异。这不仅影响物料的运动轨迹,还会加大对筛框和筛帮的冲击。激震梁作为主要受力部件,在这种不稳定的工作状态下,更容易出现疲劳和开裂。
4. 给料不正的危害
生产系统给料不正会破坏筛机的整体受力平衡。物料不均匀地冲击筛机,一方面造成筛机局部磨损加剧,另一方面使得激震梁承受的水平冲击力不均衡。这种不均衡的冲击长期作用,会对激震梁造成严重损伤。
5. 激振电机非正常工作的后果
激振电机非正常工作时,往往会产生异常的声响和振动。这种异常情况会直接对激震梁产生强烈的冲击,导致其结构受损。例如,电机转速不稳定、转动方向错误等,都会使激振力的传递出现混乱,进而损害激震梁。
6. 激振力过大的影响
激振力过大会给筛机带来沉重的负荷。筛机在长时间承受过大激振力的情况下,各部件的疲劳损伤加速,尤其是激震梁。过大的激振力可能导致激震梁的变形和内部结构损伤,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,最终引发断裂。
(二)设计缺陷
1. 主梁受力分析
主梁在振动筛中承担着重力、激振力和惯性力。重力包括振动器和主梁自身的重量。激振力由振动器产生,全部由主梁承受,且为集中力。惯性力则在振动器和主梁振动过程中产生。这些力在振动过程中不断变化,形成交变载荷。如果设计不合理,如未能充分考虑这些力的作用特点和大小,可能导致主梁结构强度不足,无法承受实际工作中的载荷,从而增加断裂风险。
2. 螺栓规格和数量计算失误
螺栓规格和数量的计算失误会影响主梁的稳定性。若螺栓规格过小或数量不足,无法提供足够的连接强度,在振动和受力作用下,容易出现松动、断裂等问题,进而导致主梁的连接部位受力不均,增加主梁断裂的可能性。
(三)制造问题
1. 焊接缺陷
在激震梁的焊接过程中,若使用不当的焊条,可能导致焊缝强度不足。焊接工艺不佳,如焊接温度控制不当、焊接速度不均匀等,容易产生焊接缺陷,如气孔、夹渣、未焊透等。这些缺陷会削弱焊缝的连接强度,使激震梁在振动和受力时容易从焊缝处开裂。
2. 工艺不合理
制造过程中工艺不合理会导致主梁几何形状公差超标。例如,加工精度不够、装配误差较大等,会使主梁的受力分布不均匀。在振动筛工作时,受力集中的部位容易产生疲劳裂纹,进而发展为断裂。
3. 未按图纸要求热处理
未正确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热处理,会影响主梁的性能。热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,提高其强度、韧性和耐磨性。如果未进行或处理不当,主梁的材料性能无法达到设计要求,在振动和受力作用下更容易发生断裂。